
有時候常聽到人家說,吃巧克力心情會變好、會有幸福的感覺,我之前總認為這只是心理作用,但看了以下的分析,發現這是有根據的!
巧克力與神經系統:(擷取自: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choco_c.htm)
(其實內容沒有很難,只是專有名詞多了點,話說這篇我研究了頗久呢)
1
在密西根大學的Adam Drewnowski發現吃巧克力會引起大腦生產天然鴉片劑,因此降低痛苦並且增加安寧的感覺。
2 (這段較複雜,有重點畫線)
研究人員,Emmanuelle diTomaso和Daniele Piomelli調查巧克力的化學組成成份。他們在巧克力裡發現三種物質能擔任cannabinoid擬似劑,直接(激活cannabinoid感受器)或者間接(增加anandamide濃度)。
Anandamide是在大腦裡發現的脂類,能與THC感受器結合,因此生產相似效果感到High。 (註:在大麻裡的具有活性的化學物質被叫為THC,而在大腦裡具有能與THC結合的感受器。當THC對這些感受器結合時,人會覺得High。)
其實anandamide已經存在你的大腦裡,但它瓦解迅速,不會一直停在你的大腦中令你傻笑。而巧克力可以延長這種舒適的感覺,Piomelli的研究表明在巧克力裡有兩化學物質能抑制anandamide的自然的裂解。這可能是為何我們喜歡吃巧克力的原因!與牛奶巧克力相比較,黑巧克力包含更多這些化合物(就是讓你吃了會High比較久的意思)。吃一條巧克力並不使得你感到眩暈或者興奮,這可能是因為anandamide及促進它影響力的兩種化合物在大腦存在是短暫和局限的。
在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的Christian費爾德估計一個130磅(約莫59KG)的人必須吃25磅(約莫11KG)巧克力來得到任何像野生煙草一樣的效果。此外,因為這些化合物是被吃進人體,很難確定有多少會進入血流並實際上抵達大腦。(要到真的很High似乎不容易!)
3
巧克力也包含phenylethylamine,與安非他命有關的化學製品。就如同安非他命一般,這種化學物質可以提升血糖與血壓,引起一種警惕和滿足的感覺。Phenylethylamine已經被叫為"愛藥",因為它會加快你的脈搏,好像你正在戀愛一般。在巧克力裡的咖啡因也可能引起警惕和心跳加強的感覺。
結論就是,巧克力真的會讓人有High的感覺,只是沒有很明顯。至於說到High的這部分,就可以聯想到『康健雜誌』某一期的文章「美食.春藥.巧克力」,還有Discovery的《古怪食物-春膳特輯》中,花了一大半時間介紹巧克力,嗯,可見巧克力真的是很有魔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