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吃巧克力會High

(圖Chochoco )

有時候常聽到人家說,吃巧克力心情會變好會有幸福的感覺,我之前總認為這只是心理作用,但看了以下的分析,發現這是有根據的!






巧克力與神經系統:(擷取自: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choco_c.htm)
(其實內容沒有很難,只是專有名詞多了點,話說這篇我研究了頗久呢)


     
在密西根大學的Adam Drewnowski發現吃巧克力會引起大腦生產天然鴉片劑,因此降低痛苦並且增加安寧的感覺。


 (這段較複雜,有重點畫線)
  研究人員,Emmanuelle diTomaso和Daniele Piomelli調查巧克力的化學組成成份。他們在巧克力裡發現三種物質能擔任cannabinoid擬似劑,直接(激活cannabinoid感受器)或者間接(增加anandamide濃度)。

Anandamide是在大腦裡發現的脂類,能與THC感受器結合,因此生產相似效果感到High。 (註:在大麻裡的具有活性的化學物質被叫為THC,而在大腦裡具有能與THC結合的感受器。當THC對這些感受器結合時,人會覺得High。)

其實anandamide已經存在你的大腦裡,但它瓦解迅速,不會一直停在你的大腦中令你傻笑。而巧克力可以延長這種舒適的感覺,Piomelli的研究表明在巧克力裡有兩化學物質能抑制anandamide的自然的裂解。這可能是為何我們喜歡吃巧克力的原因!與牛奶巧克力相比較,黑巧克力包含更多這些化合物(就是讓你吃了會High比較久的意思)。吃一條巧克力並不使得你感到眩暈或者興奮,這可能是因為anandamide及促進它影響力的兩種化合物在大腦存在是短暫和局限的。

在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的Christian費爾德估計一個130磅(約莫59KG)的人必須吃25磅(約莫11KG)巧克力來得到任何像野生煙草一樣的效果。此外,因為這些化合物是被吃進人體,很難確定有多少會進入血流並實際上抵達大腦(要到真的很High似乎不容易!)



  巧克力也包含phenylethylamine,與安非他命有關的化學製品。就如同安非他命一般,這種化學物質可以提升血糖與血壓,引起一種警惕和滿足的感覺。Phenylethylamine已經被叫為"愛藥",因為它會加快你的脈搏,好像你正在戀愛一般。在巧克力裡的咖啡因也可能引起警惕和心跳加強的感覺。

結論就是,巧克力真的會讓人有High的感覺,只是沒有很明顯。至於說到High的這部分,就可以聯想到『康健雜誌』某一期的文章「美食.春藥.巧克力」,還有Discovery的《古怪食物-春膳特輯》中,花了一大半時間介紹巧克力,嗯,可見巧克力真的是很有魔力呢!

小常識-巧克力對狗是毒藥


國外媒體報導說,巧克力對狗的毒性程度取決於巧克力的種類和狗的體形大小。狗吃下巧克力後會出現過度興奮呼吸困難嘔吐腹瀉尿多等症狀。英國獸醫專家提醒狗爸狗媽,不要給愛犬餵食巧克力。巧克力對人類是美味,對狗卻是毒藥。(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巧克力中的可可鹼對動物的神經系統有影響。人類對可可鹼的新陳代謝能力比較強,但有些動物,比如犬、貓等,對其新陳代謝速度要慢得多,所以一個一般大的狗攝入400克(將近半公斤)巧克力後可能會出現包括從食欲不振到死亡等各種反應,小狗相應的導致中毒巧克力計量也要小。

所以當你在吃巧克力,而你家的小黑或小黃搖尾乞憐看著你時,千萬不要給牠吃!趕快一口把巧克力吃掉!

巧克力與健康-類黃酮

多吃黑巧克力 有助預防心臟病?!-台視新聞 (宜適量!)

報導內容:您喜歡吃巧克力?那接下來這則報導可以減輕你的罪惡感!瑞士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百克的黑巧克力,效果就跟阿斯匹靈一樣,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機率,但是醫師也建議,巧克力不宜吃過量。就是巧克力這樣濃郁的香味和柔滑的口感,讓人充滿幸福及滿足感,一份瑞士的研究報告還發現,巧克力的主要成份可可,因為含有豐富的類黃酮這種化合物,就跟阿斯匹靈一樣,具有降低血液凝塊的功用,每天只要食用一百克的黑巧克力,就可以有效降低心臟病的發作機會這項研究發現並不表示大量吃巧克力,預防心臟病的效果更好,因為巧克力的糖分、奶油含量高,多吃可能適得其反,除了黑巧克力,多吃蔬菜,一天56c.c.的紅酒,以及洛神花.杏仁.大蒜.及黃豆製品還有納豆,也可以降低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生率,讓心臟更強,遠離心臟疾病。(資料來源:台視新聞)


根據上述的報導,我們發現巧克力之所以能預防心臟病主要是因為當中含有類黃酮可以降低血液凝塊,於是,可以繼續在以下的報導了解巧克力中的類黃酮是怎麼一回事:


如何吃巧克力最健康


【大紀元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秀璟編譯報導)巧克力由可可豆製成,富含天然的抗氧化劑–類黃酮。有許多研究顯示,富含類黃酮的巧克力和可可具有抗凝血與抗炎的功效,可以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類黃酮可以刺激體內產生更多的一氧化氮,藉以讓血管加寬,並放鬆血管,所以可以降低血壓。不僅如此,類黃酮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所以,從理論上來看,吃巧克力對身體是有益的但是,到底要吃多少才能達到以上的效益呢?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巧克力上標示的可可含量並不代表類黃酮含量的多少。巧克力含類黃酮的多寡,是由可可豆的品質與製程所決定的。當可可豆的烘培溫度愈高、發酵的時間愈久,類黃酮的含量就會愈少。而這些都是在包裝上看不到的資訊。
一般黑巧克力的類黃酮成分最多,牛奶巧克力的類黃酮成分次之,白巧克力裡頭就沒有類黃酮的成分了。一些製造商表示,他們所使用的製程可以保存可可豆中的類黃酮成分。
如果一個人一天吃了100公克的巧克力,那表示將產生500卡路里的熱量。長久持續下來,可能體重會攀升,這又將造成心臟的另一個負荷。所以,營養師建議,不要將巧克力當作是萬能的食物,如果每日食用不超過35公克巧克力,那沒什關係。研究顯示,巧克力是一種溫和的致齲物,所以造成蛀牙的機率比一般的糖果還低。巧克力只在口中產生酸化作用,而可可中的化學物質可以抑制口中細菌的孳生。巧克力食用後,也不會馬上產生甜膩感,因為巧克力中的脂肪會緩和體內糖份的吸收。除了巧克力之外,其實茶、黑葡萄汁和一些紅酒也富含類黃酮。(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8/11/10/n2324650.htm


所以,雖然巧克力中含有類黃酮可以預防心臟病,但巧克力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假如因此而大量的吃巧克力,可能會導致肥胖、長痘痘,更會因過多咖啡因使心臟負荷不了,所以適量的吃就好了!


夢寐以求的-AwfullyChocolate

幾年前,看到歌手黃湘怡介紹她店裡所賣的巧克力蛋糕,看起來超好吃的,之後才知道原來她是加盟「AwfullyChocolate」,只是她之後好像因為侵權糾紛而被宣佈破產,原以為這巧克力蛋糕會從此在台灣消失,不過發現原來在台北還有另外兩家,改天有空一定要去吃,看起來超香醇的!
這三種巧克力蛋糕,是台北店有賣的,我想吃香蕉口味的!另外還有賣巧克力冰淇淋。


  
它的巧克力看起來好厚一層!



至於這台灣僅有的兩家店都在台北,地址:(點進去看有原圖,較清晰)
「AwfullyChocolate」網址:http://www.awfullychocolate.com/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世界前十大巧克力品牌

在網路上找到的排名,我再整理一番,並附上圖片及各品牌的原始網站。

1 SWISS THINS瑞士蓮 (1845年比利時/第一塊入口即能融化的巧克力)

瑞士蓮(Lindt & Sprüngli)是一家瑞士巧克力與糖果公司,於1845年由David Sprüngli- Schwarz 與其子Rudolf Sprüngli-Ammann創立。

Lindt


  *台灣首家歐洲手工餅乾:榮獲瑞士蓮巧克力集團認證
   
2 GUYLIAN吉利蓮 (比利時王室授予金質獎章的巧克力品牌)

 Guylian

3 FERRERO ROCHER佛列羅 (開始於1946年義大利,跨國集團)

金莎巧克力(義大利文:佛列羅 Rocher)是義大利糖果廠佛列羅生產。巧克力內有一層薄脆,外面蓋著巧克力及花生碎件,而裡面則包著香濃的榛子醬及一粒果仁,每件巧克力均以金色鋁箔紙包起再以啡色小紙杯盛載。自1990年代引入香港及台灣後大受歡迎,近年在中國大陸亦逐漸流行。
FERRERO ROCHER
金莎廣告(By:youtube)


4 MAXIM'S馬克西姆 (法國)

MAXIM'S


5 DUCD'O 迪克多 (比利時)

DUCD'O


6 KINDER BUENO 健達繽紛樂 (義大利 )
健達繽紛樂(Kinder Bueno)是費列羅(Ferrero)出品的一種牛奶榛果威化巧克力。它是牛奶巧克力加上威化外層,內含柔滑牛奶榛果醬。這種巧克力原產國為義大利,銷售始於1990年。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健達繽紛樂開始進入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馬來西亞、以色列和希臘。從1999年開始法國和德國開始銷售,英國和加拿大則從2004年開始變為常見商品。在美國只有一些商店銷售健達繽紛樂,因為少見所以它的價格還是非常昂貴的。健達繽紛樂僅有2條和6條裝的銷售包裝。在2008年8月20日,健達開始銷售一種名為White Kinder Bueno的新品種,銷售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法國、立陶宛、北愛爾蘭、克羅埃西亞、捷克、斯洛維尼亞、愛爾蘭、波蘭、希臘、匈牙利、德國、比利時、荷蘭、台灣、新加坡、芬蘭、香港和澳洲。 從2007年開始,健達繽紛樂重新定位自己的產品目標為青少年人群。在愛爾蘭和英國打出了廣告語為「a little bit of what you fancy」的系列推廣。Kinder在德語中是「孩子」的意思,Bueno是西班牙語中「好」的意思。

    KINDER BUENO


7 DCOSLE多利是 (比利時 )

8 M&M"s巧克力 (於1941年西班牙,世界品牌)

M&M"s


9 BELGIAN白麗人 (比利時)



10 TOFFIFEE樂飛飛 (德國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

太妃巧克力(Toffifee)是一種巧克力糖果品牌,屬於德國柏林August Storck KG集團公 司。該糖果用巧克力包裹各種各樣柔軟的夾心,呈小圓餅狀,有每盒12、24、48粒不同規格的包裝。1973年首次推出市場,目前在全球60多個國家銷售。
Toffifee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巧克力基本介紹

巧克力(譯自英文Chocolate,也譯朱古力),是以可可做為主料的一種混合型食品,主要原料可可豆產於赤道南北緯18度以內的狹長地帶。 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鎂、鉀和維他命A以及可可鹼,因而具有高能值。由於可可鹼是一種健康的反鎮靜成分,故食用巧克力有提升精神,增強興奮等功效。巧克力中的可可含有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能夠使人有戀愛的感覺。
維基百科


巧克力的起源


它的起源甚早,始於墨西哥極盛一時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孟特儒 (Montezuma),當時是崇拜巧克力的社會 ,喜歡以辣椒 、 番椒 、 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飲料中,打起泡沫 ,並以黃金杯子每天喝50CC,是屬於宮廷成員的飲料,它的學名Theobroma有“眾神的飲料”之意,被視為貴重的強心、利尿的藥劑,它對胃液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具有活化性的作用,可幫助消化。
互動百科





巧克力的誤解

誤解之一:吃巧克力會長胖

事實:這是關於巧克力最不科學的誤解。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每天身體消耗的卡路里比攝入的卡路里少,便會一天天地長胖。每1.4盎司(約40克)的牛奶巧克力可提供210卡路里,由巧克力成分之糖分和可哥脂產生,僅占人體每天所需2000卡路里的十分之一,即每天享用40克左右的巧克力是不足為驚的。更何況,現代科技已能夠生產“健美巧克力”(即無糖巧克力)。這種健美巧克力是糖尿病患者以及減肥人士的福音,因為它不會構成攝入糖分的危險,同時又保留了巧克力的原始美味。 營養專家敬告:人體每天需要攝入一定量的脂肪和糖分來維持身體各部位的正常功能,特別是提供能量,幫助身體吸收重要的營養素和維持腦部功能正常運作。
資料來源:比利時CALLEBAUT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原料製造商之一

誤解之二:巧克力是沒有營養的糖類食品

事實:巧克力其實是極具營養價值的糖類食品,巧克力能提供相當數量人類身體每天所需的營養品。僅1.4盎司(約40克)的牛奶巧克力就含有3克蛋白質,人體每天所需的15%維生素B2,9%鈣,7%鐵,9%磷,6%鎂和8%銅,更含有比普通牛奶成分更高的鋅、鉀、抗癩皮病維生素。
如果您的子女特別愛吃糖果,巧克力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它絕對較其他糖類食品更具有營養價值,又能滿足兒童饞嘴的要求。

誤解之三:吃巧克力會引起蛀牙

事實:任何食品中的糖分,要是在口中停留的時間久了,都會有引起各種牙齒疾病的危險,巧克力也不例外。但巧克力含有一種抵抗糖分中容易破壞牙床引起腐牙的酸性物質的天然成分。而巧克力的可哥牛油所含的蛋白質、鈣、磷酸鹽及其他礦物質對牙床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減慢對牙斑的形成。再者,巧克力的糖分比任何其他食品中的糖分在口中要溶得快,所以食用巧克力對形成蛀牙的影響比食用任何其他糖類食品要相對少得多。

誤解之四:吃巧克力導致粉刺

事實:吃巧克力既不會引起也不會加重粉刺,粉刺最初不是由任何飲食引起的。
資料來源:賓夕法尼亞大學皮膚病醫學院、馬裏蘭安納波利斯美國海軍學院

誤解之五:巧克力含有大量咖啡因而導致“吃上癮”

事實:1.4盎司(約40克)牛奶巧克力僅含有相當於6毫克的咖啡因 ,僅占一杯普通咖啡含量二十分之一。所以,巧克力中咖啡因的問題早已不是研究的問題物件。如果說人們吃巧克力“吃上癮”,那絕對只是巧克力本身特殊的天然美味以及加入其中千變萬化的內涵使然。
資料來源:巧克力生產商聯盟、美國國家糖果製造商協會
走走停停~~看看風景嘗嘗美食--這是我的家啊~~~